奏响安全管理主旋律
——东保卫矿安全生产工作纪实
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2020年,东保卫矿面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复杂严峻的形势,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六个零”目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通过采取强有力举措,矿井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把科学治灾作为“稳煤固本、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动权。科学研判灾害风险。借助外智外脑,积累本矿经验,不断摸清搞透瓦斯、冲击地压、水、火等灾害成因和机理,逐步完善矿井防灾治灾体系。重点加强区域风险评估,科学分析瓦斯变化梯度,开展各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严格执行“一探三防”,从设计入手优化治灾方案,广泛应用“110工法”切顶卸压自成巷工艺,全面实现本煤层预抽瓦斯,逐步将红色“危险区”治理成为黄色“警戒区”和绿色“解放区”,实现了灾害可知可控。多措并举治理瓦斯。不断优化抽采工艺,在三采区36层负620左面等3个工作面采取高位抽采,在负700右面采取长钻孔“钻代巷”抽采工艺,取得了预期效果;推进底板钻孔抽采,有效拦截了下部41层煤层瓦斯,解决了初次放顶周期来压期间瓦斯增高的难题。积极改造抽采系统,投用东翼地面瓦斯抽采泵站,,抽采管网上齐导流直插管、在线监测装置,实现了实时监测。综合施策防范冲击地压。积极开展冲击危险性评价及倾向性鉴定工作,加强矿压预测预报,采煤工作面利用KJ551、KJ768微震系统、KJ508应力在线系统、KBD7电磁辐射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采用KBD5电磁辐射、钻屑法等进行人工观测,掘进工作面每30米进行一次钻屑法和KBD5电磁辐射检验,确保监测数据准确、风险防控精准。通过综合治理,防冲工作面实现了“零冲击”,充分释放了安全产能。坚持风险预控管事前,隐患排查管事中,安全质量达标管基础,扎实推进“三位一体”标准化建设,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先后制定23项安全生产方面管理制度,完善了隐患排查追究制度,推动全方位排查人员、设备、环境、管理方面安全隐患。确立了专业矿领导系统检查、安监处突击检查、职能科室专业检查、带班领导和干部中夜班检查以及党政工团联合检查等工作机制。建立了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矿班子安全办公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考核通报会,专题研究部署本月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三位一体”工作推进落实及瓦斯治理和冲击地压治理措施落实情况、通报考核安全生产工作。各专业副矿长每旬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检查本系统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出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各职能科室对本系统内安全隐患进行日常检查,并组织对查出的隐患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和措施,及时梳理分析管理范围内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生产布局,强化现场管理,科学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发挥设备、技术、人员能力,助力安全高效生产。科学优化采区系统,秉承“简单实用、安全可靠”原则,调整优化生产布局,把一采区、三采区作为稳产高效的主攻方向,超前做好近期和中长期矿井接续的战场准备,确保矿井安全“三量”充足。抓好技术工艺设计。根据现场条件,合理确定循环进度和循环个数,发挥“三结合”研究工作室作用,各专业系统每周组织一次技术工艺研究,细化采煤工作面“落、装、运、支、回”、掘进工作面“打、放、支、装、运”各项工序标准,确保规程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正规循环作业,严格按计划组织生产,按循环图表、操作工艺作业,优化生产工序接替,确保各岗位、各工序之间在空间、时间上合理利用,不留尾工。重点加强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收尾,以及运输提升、排水、供电等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完善领导干部现场跟班写实制度,认真分析“丢循环”原因,促进改进提升。抓好生产准备超前介入,科学制定安装工艺,确保重点队组接续正常。在回撤一采区38层-700左综采面时,仅用15天就快速安全回撤了两巷设备、机组、溜子、100部支架,小班最快回撤7部支架,创出综采工作面回撤新纪录。优化劳动组织,按照“5人战斗小组、技能合理搭配”原则,科学优化人员配置,有效提高了工时利用率。牢固树牢兑规意识,深入开展“学抓强”活动,通过“三违”人员班前检讨、伤残职工现身说法、播放事故案例教育片等方式,常敲安全警钟。利用职工班前集中学、骨干业校深入学、干部会前讨论学的方式,认真学习新标准新规范,形成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行动自觉。开展练兵大比武活动,发挥“师带徒”、“老带新”、“传帮带”作用,加强全员岗位技能培训,通过专业技能比拼、同台竞技对垒、职工技能鉴定,选拔出熟知标准、掌握标准、坚持标准的优秀职工。积极开展“十大状元”“五型班组”“职工评价考核”等活动,让工作业绩优、安全贡献大的有功人员既得实惠又光荣。该矿围绕安全重点工作,层层分解工作目标,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开展风险抵押联责考核,完善区域“双承包”体系,推行风险隐患“必报”和安全生产责任履职能力监督考核。各单位聚焦岗位作业全过程,突出抓好安全重点、薄弱环节,坚持以动态评估、走动巡查为主,持续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确保检查全覆盖,对查出的问题,按照“五定”要求进行分类管理,落实闭环整改。(张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