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救济要岗位 ——新安矿职工自强自立战胜贫困
新安矿针对因病致贫的职工,根据技术所长提供创效岗位,使职工依靠市场化管理增加收入,走出了一条扶贫解困的新路子——
不要救济要岗位
——新安矿职工自强自立战胜贫困
刘建胜现年53岁,是新安矿运输区皮带段一名清道工,是该区的出勤状元。妻子康文珍经常打短工、干零活,挣些钱补贴家用;儿子2020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现在北京实习,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美满、人人都羡慕的家庭。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原本美满的家庭步入了贫困。
2015年5月,刘建胜的妻子康文珍感到头晕、血压高、腿无力。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妻子在小诊所求医问药,拖了半年左右,后来病情逐渐加重,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先后到哈尔滨、北京专科大医院诊断,最终确诊为肾衰竭。
大病瞬间就击溃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每月的治疗费用在9000元左右,扣除医疗保险,个人还要承担3000多元;在北京实习的儿子每月需要1000元实习费,还不包括生活费,疾病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一步步拖向贫困。
看到相濡以沫的爱人被病痛折磨,后续的治疗费用与生活费入不敷出,刘建胜遇到了人生最大的难题,他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收入,只能满足妻子的治疗支出,生活开销与孩子的费用从哪里来?
刘建胜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没有找段队要救济、找组织要补助,而是主动找段长说明家中情况,希望给他一个兼职的岗位,通过劳动来增加收入,维持经营好家庭。段里一听大力支持,安排他业余时间清理一段、二段主机尾水仓。
按照市场化工资计算,他每月都连勤24个以上,全月出勤54个以上,每月多创收2000元左右,总收入维持在4500元至5000元之间。他还是段队机动员,无论段队哪个机台、哪个岗位需要人员,他都能到现场帮助顶岗,通过市场化计件能增加一些收入。
在个人增加收入的同时,刘建胜通过一职多能缓解了段队人员不足的压力,也给全段其他低收入职工指明了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路子。
5年里,刘建胜不要救济要岗位,月月达到54个班,用自强自立的劳动维护了家庭稳定,他不被困难吓倒的自信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
春节前,新安矿领导到他家慰问,鼓励他走正确的路、干正确的事,今后矿里会继续帮助他甩掉贫困的“帽子”,并号召全矿职工向他学习。刘建胜说:“感谢矿为我提供了劳动创效的岗位,虽然累点,但是用辛勤的汗水换取收入,让妻子安心治病、儿子安心学习,维护了家庭,我十分感谢企业,我会渡过难关的,家庭马上就会好起来的。”(刘学海 董贵 文/ 董贵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