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贷官网

七台河矿业公司 拓荒深耕落笔处 春华秋实两相生

来源:黑龙江bc贷官网矿业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4-11-09 19:51:05
【字体:




拓荒深耕落笔处 春华秋实两相生

——写在七台河矿业公司加快非煤产业发展之际


四点,晨光熹微。

登抚远东极阁,凭栏远眺,东方横亘着一抹黛色,渐渐地一抹温柔的金黄羞涩地探出云端。

刹那间,一轮红日磅礴而出,霞光万丈,紫气东来,蔚为壮观。

置身祖国的最东端——抚远,令人同样感到震撼的还有根植在这片沃土的七煤人精神。

七台河市距此近600公里,让人们感到抚远很远。但在七煤人心里,因为万亩良田,抚远不仅不远,而且情深意长。

三和分公司农场是七矿公司非煤发展的重要板块。七矿公司领导十分关心她的发展,多次深入抚远农场检查指导工作,提出科学准确盘点土地面积,认真履行招投标程序,牢牢守住国有资产,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目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他们承载着七矿公司党委、七矿公司的殷殷嘱托,扎根边陲,开疆拓土,拉动“非煤之犁”深耕希望田野,保证了国有资产完好,而且实现了近三年效益经营。

时近初秋,车窗外,天高云淡,远山已经染上了红晕,农田泛着醉人的金黄,东北大粮仓的秋色令人陶醉。

抚远农场门前的松树长高了,场院停放的大型农机具多了,育苗大棚建成了,变了,这里的一切都在变。

微信图片_20241109194826

拓荒篇:吃下千般万般苦 誓把荒原变良田

在这里,有七煤的深深牵挂。

不行百里不知路遥,不到抚远农场就体会不到什么是艰苦。

创业历程历历在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原七台河矿务局在抚远买了13000余亩荒地,为了企业转型发展,他们选调有能力、肯吃苦的干部职工奔赴抚远农场。白天,他们到相关部门跑手续,与相关农户协调沟通;晚上,他们开荒“抢地”,最终,在2007年办理完13000余亩土地的合法产权证。此时,荒地变良田,价值翻了几十番,当年获利300多万元。当时,也只有七煤一家在这里扎了根,落了户。

那些难熬的日子,他们承受了艰难、困苦、疲乏,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激情、青春和汗水把自己最顽强的精神、最炙热的情怀、最勤恳的付出播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

抚远农场检查员关世民在这里工作二十多年,他已经把客乡当成了故乡,他的身份也由一名企业职工转变成地地道道的农民。

提到吃过的苦,关世民的神情上看不出波澜,言谈间却道尽了沧桑。“从七台河坐客车到佳木斯,然后还要倒车到富锦、前哨农场,最后才能到达抚远县海青乡,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还要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农场赶。那时,抚远都是土路,路上密密麻麻的马蹄坑,坐在车上颠得肚子都疼,可谓是坎坎坷坷、跋山涉水。”对于那段记忆,关世民记忆犹新:“那时候真是难,身上穿军大衣,棉袄都被风吹透,风吹在脸上就像被小刀划过一样。为了不挨冻,bc贷官网喊着号子一路小跑,到了农场大家累得是筋疲力尽。” 

初期的工作就是开垦荒地,茫茫荒原,荆棘丛生,塔头甸子和沼泽遍布,每刨一镐就会把泥水溅起老高,人都变成了泥猴,没有伙房,露天打灶;没有水井,就用泡子水过滤做饭;没有蔬菜,就挖野菜吃。有时工作的地方处处都是水,中午吃饭无蹲坐之地,只好边走边吃。出征归来,脸和脖子都被蚊子咬得“胖”出一圈。每到春天,南来的几万只大雁在此停留半个月觅食,让bc贷官网的心情欢畅。到了十月份大雁南归,满天都是大雁,此时他们的心情也像大雁一样想归家。

那时,满地都是附近农民砍过取暖柴后剩下的树桩子,荒草有一人多高,一个个巨大的塔头甸子镶嵌其中,哪一脚不小心就会掉进近一人深的沼泽里,越挣扎陷得就越深。别说是人,就连巨大的链轨式拖拉机也说陷就陷住。他们用两米长的撬棍插在树桩子下面,绑上绳子再用拖拉机往外拽,而那些塔头甸子无法用机器清,只能靠镐刨、手抠,一点点把它的底座抠出来再抱出去,艰苦程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春天种地前他们单用小四轮拖车,一春天就捡出七百多车塔头筏子。

每年春天来农场时,他们都得在家多带几双胶鞋,因为到农场忙起来就没时间去买,一年下来,每名职工最多的时候穿坏了三双胶鞋。

2006年汛期,暴雨大作,3400多亩大豆田霎时成了汪洋,抚远农场职工到地里与农户一起防汛排涝,设水泵抽水。抚远县委书记率县相关部门领导到海青乡指挥防汛工作,看见了他们和农户泡在齐腰的水里穿着背心、短裤在地里指挥农民排水,便问随行的人他们是谁。当得知是七矿公司三和分公司抚远农场职工后,时任的县委书记称赞,他们真是好样的!

在抚远工作和生活,吃水是难题。从井下打上来干干净净、清清凉凉的水,一烧开就跟铁锈水一样泛着沫子,用手摸一下黏乎乎的,还散发出一股酸臭味。焖出来的大米、煮出来的饺子都是粉红色,白衬衫洗一水就黄了。不用这水就意味着要忍饥、挨饿。就这样,农场职工一吃这水就是七年。这期间,三和分公司领导曾两次为抚远农场打井,深度一深再深,但水质仍旧没有改变。直到现在,抚远农场职工的饮用水仍旧需要到四十公里外的一个村庄去买。

水再难喝,也改变不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创业激情。抚远农场职工认为这水是这片神秘的土地送给他们的“礼物”,伴随着他们成为一生的记忆。

在都市,每当夜幕降临霓虹闪烁,璀璨的灯光会把城市变成不夜城,但对于遥远的抚远农场来说,夜里只有群星和月光为他们照亮。

抚远农场地处边远的中俄边界,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城里人一天没电心都犯堵,更别说常年没电了,而身在抚远农场的他们在黑暗中度过了十多年。

没有电的日子,白天劳作一天的抚远农场职工守着一盏孤灯,有时静静地坐着,听风、看雨、望星斗,有时围在一起讲故事,许多故事说了又说,许多心情道了又道,有欢笑、有哽咽,却从来没有放弃、没有乏味、没有埋怨、没有后悔,只有坚持、只有坚守、只有倾注。

抚远农场场部是一座砖房。2010年,才通了电,告别了摸黑、点蜡烛的日子。

“现在的条件已经非常好了。”关世民感慨地说。的确,与最初的简易板房相比现在的条件真是享福了。十多年前,这里可不比城里,荒郊野外的风跟刀子一样,吹起来呜呜地响,听起来都瘆人,薄薄的预制板根本挡不住强硬的风,风大的时候感觉房子好像快被风刮走似的。抚远农场的六七名职工同睡在一铺土炕上,他们穿着棉袄、棉裤,再盖两条棉被也不觉得暖和。晚上,他们轮流起来添柴,有时干活累了,下半夜睡的就是凉炕,不管怎么烧也是身下热乎、鼻尖冰凉。后来,预制板糟得连塑料布都钉不住了。 

冬天难熬,夏天也好过不到哪去,蚊子、苍蝇、小咬铺天盖地,逮着人就全体“乎”了上来,最烦人的是蚊子、蠓虫叮咬,根本打不过来,最怕晚上出去上厕所,咬得受不了,用手一拍一片血。

虽然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但让抚远农场职工感到欣慰的是三和分公司领导对他们非常关心和重视,每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三和分公司领导都想尽各种办法帮助解决,每次来农场时都带来米、面、蔬菜和肉,这一切都让身在他乡的农场职工倍感亲切和温暖。

与在七台河市不同,去抚远农场的路上少见的就是树,更别说是松树了。而抚远农场就与众不同,农田边整齐的樟子松一字排开,在农场周边也是独一份。他们不仅在通往场部的路旁种了树,在农田旁边也栽上了树。为了方便职工出行,他们铺路、修缮办公区地面,农场职工再也不用为雨天一脚泥、雪天推不开门发愁了。

微信图片_20241109194856

创业篇:活化经营创业板 喜看稻菽千重浪 

当初,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七煤拓荒者一块块地整、一亩亩地开,终于把所有的地全开出来了。

地是开出来了,可是没有人愿意种。那时候,种地的成本太高,粮食又卖不上价,农民怕赔本都不敢尝试。抚远农场职工挨家挨户动员当地农民承包他们的地,在三和分公司的支持下制定优惠政策。在他们的努力下,渐渐开始有农民与农场签订承包合同。

地包出去了,按说应该松一口气了,可农场职工更忙了。他们要对包地的农户负责,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指导他们科学种地。

白天,他们与农户一起在地里劳作。晚上,他们点着蜡烛学习科学测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知识,根据市场行情合理选择种植品种。

在农场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农民的收成是一年比一年好,来农场要求承包土地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人说,抚远农场的地真是一地难求。

十多年前,抚远农场的地都是旱田,农作物大多是玉米、大豆、小麦等,这些农作物相对水稻来说市场价格较低,不仅影响农户收入,也影响农场收入。

于是,他们从2010年开始进行旱田改水田工作。初春,位于中国最东端的抚远气温还是非常低,一点也感受不到春的气息,抚远农场职工一镐镐地刨、一锹锹地撮、一铲铲地推,雪清完了,他们的脸上、手上、脚上都冻出了冻疮。农业生产,一个节气有一个节气该做的工作耽误不得,他们把清好的地块覆盖上地膜开始暖地,四月份,地化到了30厘米左右就开始扣棚、育苗,接下来修渠、灌溉……五月份插秧期间,抚远农场职工包片帮助农户抢修农田路,忙得不亦乐乎。

微信图片_2024110919492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010年,抚远农场完成了3600亩地的旱田改水田工作。承包土地的农户们算了一笔账,旱田改水田,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一垧地能收15000斤水稻,扣除投入费用,种一垧水田比种旱田能多收入近3000元钱。

2014年,抚远农场争取国家利好政策,科学使用省、县农委国投资金,建设智能化催芽基地1座、育秧大棚30栋,秧苗的抗风险能力极大增强,水稻产量大幅提高。

什么事都要有计划、有准备、有条理、有效率、有成效,这是抚远农场不成文的规定,抚远农场职工都自觉执行。抚远农场职工一年四季没有闲着的时候,春季,他们帮助农户备春耕;夏季,他们帮助农户清沟渠;秋季,他们帮助农户抢秋收、秋整地;冬季,他们当起老师,给农户讲农业科普知识。一年四季,他们帮助农户解决琐碎的大事小情。

多年来,抚远农场职工情系黑土地、心系农户,练就了婆婆嘴、妈妈心、媳妇腿,不打折扣的服务深受农户信赖。农户们都说:“他们就是bc贷官网的亲兄弟!”

付出总有回报,通过多年的辛勤耕耘、经营管理,农场不断发展壮大,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农场对农户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细致周到,成为海青乡远近闻名的样板农场。

微信图片_20241109194926

发展篇:做强农业展新姿 遍地田园是黄金

秋天正是农场最美的季节。抚远农场场部旁边的地里,金黄色的稻粒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好似一粒粒金灿灿的黄金。

站在田间地头,望着一望无际的良田,人们惊叹满是树桩、荒草的沼泽地竟能变成今天这幅丰收的胜景。

这一片希望的田野承载着七煤垦荒人的汗水与付出。

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抚远市玖成水稻合作社考察调研。“一方面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方面要让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就是指路明灯,三和分公司职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探索土地租赁新模式,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不断发展放大农业作为。

2016年至2024年,这是抚远农场发展壮大,发生变化最大的时期。

2017年,他们加大科学种田力度,插秧率达到80%,基本改变了传统人工漫撒种植方式。他们协调抚远农业局航空施肥面积达6000亩,配合供电部门工作人员检修供电线路及变压器,保证农户用电泡田。

2019年,他们改革土地承包模式,由原来的分块出租改为整体出租,创出农场成立以来租金历史最高水平。

2022年,他们延续整体出租模式,土地租金再创历史新高。

……

变化源于对事业的执着与坚守。抚远农场职工过完年就从七台河市动身到抚远,没有极特殊的事情不回七台河市,每年十二月份农户卖完粮他们才返城,切实做到了尽心尽力服务农户。

2023年5月,郭友刚调任抚远农场场长。新的工作岗位让郭友刚觉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把煤矿工人的坚韧与农民的质朴结合起来,带领农场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把服务和管理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唱响了一曲至真、至纯的奉献之歌。

两年来,抚远农场认真落实上级部门和七矿公司党委、七矿公司部署要求,在服务农户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下功夫。他们协调承租方做好设备入库、盘点和维护等工作,完成了部分水田改旱田及春播、秋收等工作;利用无人机、GPS定位等技术科学准确盘点土地面积,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力抓好防冰雪、防桃花水、防汛、防火、用电、交通、沟渠清淤和秸秆禁烧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为提高粮食产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41109194930

抚远农场职工喜欢红色,因为那是党旗的颜色;喜欢黑色,因为那是土地与乌金的颜色;喜欢绿色和金色,因为那是良田成长和收获的颜色。他们誓言铮铮:“bc贷官网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安全生产为主,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加强农业标准化目标管理,谱写农业农村改革新的华彩乐章,让七煤人的奋斗精神在三江平原上发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