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煤海心无悔,井下坚守显担当。
在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三矿有这样一位青年才俊:扎根岗位,默默奉献,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工作成果,成为推动煤矿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中流砥柱。他,就是集团公司2024年度劳动模范、东荣三矿总工程师李莫岩。
技术设计:创新驱动效益增长
2010年7月,李莫岩从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东荣三矿担任技术员,自此与煤矿技术工作结下不解之缘。2021年,他肩负重任,成为东荣三矿总工程师。
多年来,他全力推进煤矿技术经济一体化建设,严格遵循煤矿技术标准,精心谋划生产接续,科学规划灾害治理,稳步释放安全产能。在过去4年里,他主导实施了几十项优化方案,涵盖矿井系统优化、环节简化、精准治灾和技术攻关等领域,实现增产增效、节支降本。
他充分发挥“三结合”技术研究优势,每周组织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对矿井生产全过程进行优化,通过简化环节、合理配置,进一步释放安全产能。以技术需求为导向,有力推动了矿井技术经济一体化进程。他先后确定了北三采区29-1层右二片、三片,东九下山采区30层右四片冲击地压工作面的超前灾害治理方案,通过开辟“绿色解放区”,充分释放安全产能;通过优化东翼采区回风系统,施工东翼采区优化系统回风巷、东十补回风巷,降低东风井水柱116mm,实现降阻增风。此外,他重新布置东九下山采区30层三条系统下山,解放了巷道保护煤柱压覆煤量;将西二采区16层2个走向工作面改为3个倾斜面布置;将西二采区18层2个走向工作面优化为2个倾斜面布置;优化施工东九下山采区30层右四片补道,大幅提高了矿井资源回收率。
技术管理:精细管控提升效益
作为煤矿技术管理的负责人,李莫岩深知责任重大,始终在煤矿技术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探索创新与实践。刚上任时,他便着力发挥技术对生产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矿井长远接续工作,大力推动技术经济“一体化”建设。
面对东荣三矿生产接续紧张的难题,他下定决心破局。经过一个月的深入调研、系统梳理与精准分析,他精心设计出缓解接续紧张的“过渡”方案。凭借不服输的劲头,他将新区域作为接续重点和生产主攻方向,规划挖潜块段以稳定产能。随后,他相继规划设计出东荣三矿东三采区、东三里部采区,开辟绿色“解放层”,有效调整生产接续。
他对待技术工作一丝不苟,结合现场实际,全面推行对规对标设计。经过三年的系统调整与采区布局优化,他将“界内找煤”和“资源划转”作为保障矿井长远接续发展的两大关键举措。矿井安全“三量”不仅达标,还位居公司矿井前列,充分满足了生产需求。
在技术管理工作中,他狠抓节电工程,实现提效降耗。在井下中央水泵房投入4台喂水泵,将负压吸水改为正压进水。同时,运用技术手段提升大型材料周转率,建立井下“大型材料管理一张图”,对大型材料进行动态与静态管理,实时分析材料使用状态,精准调配,盘活闲置资源,提高周转使用率,减少新品投入,实现节支降本、增产增效的目标。
新技术推广:引领变革 赋能发展
他积极组织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的科技攻关,大力推广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
2022年3月,东荣三矿引进东北地区首台全断面矿用盾构机。李莫岩全程参与盾构机的外出考察、装备应用和规划设计,对项目进行了前瞻性谋划、顶层设计和精心筹备。他成功解决了盾构机配套皮带运输装备、辅助运输装备等难题,优化了组装硐室设计,为盾构机顺利入井安装奠定了基础。
他组织并参与了多项科技创新课题研究,如“掘进矸石采用特殊工业充填采煤工作面(矸石充填系统)”“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快速打放工艺研究”“全断面掘进机(盾构机)的应用”等。在改扩建工程胶带运输大巷变向转弯施工中,他成功完成全球首例100米小半径转弯施工,为盾构机的广泛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为矿井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为全面践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管人、智能化无人”的建设理念,李莫岩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研究“一优三减”和“四化”建设工作,积极投用水泵房和中央变电所巡检机器人、智能选矸等自动化系统。井上下关键岗位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东九下山采区运煤系统皮带和北三采区运煤系统皮带安装了集控系统,改善了作业环境,提升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在煤矿“四化建设”和“智慧矿山”建设的征程中,李莫岩怀揣着“迎考”的决心和“应考”的信心,勤奋钻研,勇于创新,为东荣三矿的安全高效发展持续拼搏、不懈奋斗……